足突(Podosome)
- 定义:存在于巨噬细胞、树突状细胞和某些癌细胞中的富含肌动蛋白的黏附结构。
- 功能:促进细胞迁移、黏附和基质降解,分泌MMPs以降解细胞外基质(ECM)。
- 结构:由富含肌动蛋白的核心和环形黏附区构成。
- 特点:动态性强,直接作用于细胞与基质接触点。
胞外囊泡(Extracellular Vesicle)
- 定义: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环境的膜包被结构,包括外泌体、微囊泡、凋亡小体。
- 功能:细胞间信息传递,参与免疫调节、肿瘤进展、组织修复;可携带MMPs影响基质重塑。
- 结构:脂双层膜包裹,内含蛋白质、脂质、核酸等多种分子。
- 特点:稳定、可远距离运输信号。
足突 vs 胞外囊泡
- 来源:足突是细胞内结构延伸;胞外囊泡是细胞分泌物。
- 作用范围:足突作用于局部接触,胞外囊泡进行远距离信号传递。
- 组成:足突以细胞骨架蛋白为主;胞外囊泡含多种生物分子。
- 动态性:足突短暂且快速重塑;胞外囊泡存活期长。
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s)
- 定义:锌离子依赖的内肽酶,分解ECM蛋白成分。
- 分类:胶原酶(MMP-1, MMP-8, MMP-13)、明胶酶(MMP-2, MMP-9)、基质溶酶(MMP-3, MMP-10)等。
- 功能:
- 组织重塑(如发育、伤口愈合)。
- 病理降解(如肿瘤侵袭、炎症)。
- 调控:受TIMPs抑制,表达受细胞因子调控。
- 来源:由多种细胞分泌,可通过足突或胞外囊泡运输。
基质(Extracellular Matrix, ECM)
- 定义:细胞外的复杂网络结构,为细胞提供支撑和信号平台。
- 组成:胶原、层黏连蛋白、纤维连接蛋白、糖胺聚糖、蛋白聚糖等。
- 功能:结构支持、细胞黏附、信号传导、动态重塑。
足突是否会吞噬或排出细胞?
- 足突不会直接吞噬或排出整个细胞。
- 吞噬依赖于伪足或吞噬杯;排出依赖胞外囊泡。
- 足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降解基质辅助细胞运动或吞噬的空间准备。
综合关系
- 足突与MMPs:局部降解基质,促进侵袭或迁移。
- 胞外囊泡与MMPs:远程传递基质降解信号。
- 共同点:都与MMPs密切相关,但作用范围不同。
“吞噬杯” 的英文是 phagocytic cup。
它指的是在 吞噬作用(phagocytosis) 过程中,细胞膜和肌动蛋白骨架向目标颗粒延伸并包围形成的半杯状结构,最终闭合形成吞噬小泡(phagosome)。